出行是否便利、住得安心與否,直接關系到市民的幸福指數。無錫如何在長三角交通一體化中不斷提升能級,加快互聯互通?如何讓我們的居住環境更安全、更融洽?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針對交通出行以及住宅小區安全等方面的民生問題建言獻策,提出一項項具體、可操作的建議和意見。
勇當“先行者”,助力長三角一體化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也進入了全面深化的關鍵階段。全面融入長三角,交通勇當“先行者”,在長三角一體化這張藍圖上,無錫該如何發力?這也成為市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
近年來,長三角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運營里程已超1600公里,約占全國城軌運營線路總數的1/4。市人大代表保海燕關注到,在長三角交通一體化進程中,各地都在搶占機遇。以我們的鄰居為例,蘇州正在加快織密軌道交通網。在蘇州軌道交通在建項目中,有一條備受關注的“明星線”,它西聯蘇州,東接上海,橫穿昆山,軌道交通線網與上海的跨省式對接,對促進沿線的交通、產業和空間的一體化布局,對長三角城市群的協同發展有著重要的示范意義。在她看來,無錫在溝通相鄰城市的快速路網系統方面較為完善,自駕通行比較便捷。但是構建都市圈通勤,不僅要考慮開車人的便利,更應關注公共交通的便捷。
市人大代表保海燕:我市應進一步做優對外交通,特別是與蘇州、常州等相鄰城市的公共交通路網,構建更便捷的“長三角通勤圈”。一方面,溝通相鄰城市的快速路網系統,向東對接蘇州市區,向西對接常州,向東北方向對接常熟、張家港等地,規劃與這些城市內環相連的快速通道,促進“環環相連”,讓開車人更加快捷。另一方面,溝通公共交通結點,讓交通樞紐和軌道交通等換乘更便利,讓市民通過坐高鐵、坐動車、乘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的換乘,快速到達目的地。通過便捷的城市樞紐與多種交通方式的換乘,提升通勤效率,構建更便捷的“長三角”通勤圈。
2019年,上海虹橋、蘇州相城高鐵北站、吳江高鐵南站、張家港高鐵站、常熟城際高鐵站、常熟太倉站等競相提出建設高鐵樞紐,打造未來新城。在市人大代表鄧秋萍看來,錫東新城地處無錫東部、蘇州西北部、江陰南部,地理位置優越。當錫東新城“東部樞紐”的“地利”與“錫澄一體化”的“天時”相遇后,錫東新城理應成為無錫統籌、整合周邊資源,參與區域競合的重要載體。鄧秋萍認為,確立錫東新城是無錫重要的新城板塊,是無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部“橋頭堡”,將大大提升錫東新城參與周邊競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速無錫融入長三角發展一體化進程。與鄧秋萍的想法不謀而合,保海燕也提出打造“錫東新城”區域交通樞紐,提升無錫人出行的通達性。
市人大代表鄧秋萍:在市級層面成立錫山新城商務區建設發展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新城長遠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打造錫東板塊“試驗田”,將無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擬推行的相關政策或改革舉措在錫東新城先行先試。此外,在市級各類商務活動中優先推介錫東新城,如科研院所、高端人才、高端資本的優先推薦。對于重大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功能性配套設施建設方面,建議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資源傾斜。
筑牢居民住宅區“安全線”
住宅小區是人們生活起居的重要場所,如今無錫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一旦失火,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在市人大代表顧鳳看來,國內住宅小區高樓火災的慘痛事例時有發生,為住宅小區的消防安全管理敲響了警鐘。就目前我市的現狀來看,小區消防安全還存在一些隱患,如住宅小區消防通道不暢通、電動車安全隱患等,此外,一些小區物業單位對消防安全管理不夠重視、小區部分居民安全意識淡薄。
市人大代表顧鳳:要加強我市住宅小區消防安全管理,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加強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集中整改。由政府牽頭,組織消防、安全、城管、居委會、物業公司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我市城區新舊住宅小區的消防設施、消防通道、樓梯間的消防安全進行檢查,對所有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一方面,在整治過程中要落實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對損壞或缺失的消防設施該維修的維修、該增補的增補,確保消防設施完好。另一方面,對小區內的消防通道進行劃線、標注、設置警示牌,明示嚴禁占用消防通道,確保消防通道暢通。對有條件小區為居民安裝電瓶車充電樁,統一管理,消除安全隱患。消防設施器材要設置規范、醒目的標識,用文字或圖例標明操作使用方法;重點部位、重要場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設置“提示”和“禁止”類消防標語。此外,加強住宅小區消防安全督查。建議每年定期不定期地開展一到兩次對住宅小區消防安全督查,并將小區消防安全督查情況進行公示;同時建議對住宅小區消防安全設施定期檢查修理,保證消防設施安全有效。加大對小區物業的安全監管,對消防安全不合格的小區物業單位或整改不力的物業公司取消其招標資格。
市人大代表周旻紅:幼兒園、住宅小區等應盡快完善消防基礎設施,確保小區周邊消防基礎設施正常運行。
物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城市的人居環境和文明發展水平。但從目前來看,全市物業服務企業水平參差不齊,難以滿足居民日益提高的質量需求。業主和物業之間的矛盾糾紛屢屢發生,影響居民生活質量以及和諧融洽的鄰里關系。
市人大代表程紅:進一步修訂完善物業管理條例,明確物業公司職責和權益,出臺規范性文件,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的監督管理,做到監管權責相統一。相關職能部門要本著“安定、和諧、規范、便民”的原則,深入調查研究,根據不同小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物業管理收費標準,杜絕不合理收費,最大限度地減少物業公司和小區業主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物業公司要及時公開物業管理清單和責任,明確服務對象和范圍,便于業主知情和監督。堅持協調聯動,加強居民小區業委會建設。依法建好組織好居民小區業委會,制定合理的薪酬標準與相應的激勵措施,督促業委會真正發揮作用,更好地約束物業公司,共同為業主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建立業委會與物業公司之間定期、雙向的溝通制度,形成規范的辦事機制、和諧的議事氛圍。